涉外商标如何查询?
发布日期:2021-05-25 浏览次数: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许多人对申请涉外商标注册并不陌生,但许多企业对涉外商标的在先权利查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先商标查询是指商标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前,在目的地国检索注册商标申请和注册商标。其目的是查明是否存在商标权冲突。
由于目的地国的商标查询可以提前知道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是否在目的地国注册,可以帮助国内商标所有人避免因在先商标的出现而拒绝或反对涉外申请,从而也可以减少因拒绝或反对而导致的不必要的费用。
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查询涉外商标在先权利,委托人应当提供查询的商标图样、相关类别和商品。商标查询所需时间在不同中国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商标代理机构收到国外的查询结果后,会进行分析并出具查询报告。询价报告将显示以前的近似商标。国内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在某个中国发现在先的类似商标,自己的商标就不可能在那个中国成功注册,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商标查询的目的是预见和清除障碍。关键是要仔细分析在先商标:
1.商标设计
以word mark为例,如果国内权利人的商标是“CYAST”,并且在查询中发现了几个非常相似的商标,那么目的国的商标申请被驳回的风险很大。此时,权利人可以对商标进行图形设计,或者添加图形以增强商标的显著性。所谓的“在先近似商标”将不再构成障碍。
此外,如果在商标“CYAST”的查询中发现几个以“CYA”开头的在先商标,权利人也不必轻易放弃。一般来说,如果有多个包含相同字母组合的商标可以在目的地国共存,被查询商标与这些在先商标共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当然,也不能排除目的国商标局驳回该商标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共存的在先商标很有可能通过复审和抗辩*终被注册。
2.商标所有人的姓名也是查询报告中的重要信息。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第一,如果查询者发现在先商标的所有人姓名与自己的公司名称几乎一模一样,可能是他之前在该国成功注册的商标被查询过。这时候就需要立即在这些中国变更先前注册商标的所有人名称,然后再提交新的商标申请。
第二,如果在先商标的所有人是查询者在该国的经销商或分支机构,且商品类别甚至商品项目完全相同,则很可能已经遇到商标注册。这时候通常是先申请撤销在先商标,或者与抢注者沟通,签订商标转让协议。
3.商品类别和商品项目一般来说,查询者*好提供具体的商品名称,以便使商标查询更有针对性。如果没有提供具体的商品名称,代理机构将查询整个类别。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中国的查询报告显示了其他相关类别的查询结果。例如,查询者应该查询国际分类第12类中的“陆地车辆”,查询报告还显示了第37类中先前的近似商标。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以为不在一个品类的商品就不会构成障碍。通常情况下,如果该国商标查询涉及相关类别,商标局在审查商标申请时也会对相关类别进行审查,并出具驳回意见。
另一方面,如果在先商标信息中的商标外观、商品类别和商品项目与查询者想要申请的内容相似,并且该国是查询者不想放弃的重要市场,那么在提交商标申请时可以删除冲突商品,这样即使申请被驳回,也可以在商品领域进行不同的辩论,以提高克服驳回的可能性。
4.商标申请日期、注册日期和有效期。并非所有先前的商标都已注册。通常商标申请只要收到官方受理通知就可以查询。当然,有些中国只能在公告后找到在先商标。因此,查询者经常会在先前商标状态一栏中看到“正在接受商标审查”等标记。此时,虽然之前的商标申请没有完成,但由于申请日期较早,足以对查询者的商标申请构成障碍。对于申请中在先的近似商标,查询者可以先对该商标进行监控。如果商标被中途驳回,国内权利人可以立即提交商标申请,以尽快保护自己的权利。在先商标为注册商标的,商标监控可以使监控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该商标的公告日期,并及时提出异议,从而为其商标注册扫清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中国的官方数据库更新比较慢,所以商标局会引用过期或者废弃的商标来驳回以后的商标申请,比如菲律宾。在这类中国查询在先商标时,即使发现在先商标“无效”,也要做好驳回你申请的准备。克服这种排斥是很容易的,跟官方解释一下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事前的商标查询并不是万能的。它有两个死胡同。第一种是在先商标从提交申请到正式受理注册时不能查询;第二,从查询人收到查询报告到提交商标申请,新的在先近似商标可能再次出现。因此,查询者应在收到查询报告后尽快决定是否提交商标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