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佛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佛山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专家认为,距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还有一年多时间,而佛山是全国*发达的城市之一,已经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中央支持佛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
关注1
为何选择佛山建先行示范区?
佛山是国内*早实现小康城市,具备探索先行区基础
中国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并非“落地”佛山,而是源于佛山的主动谋划。
根据十九大报告,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至2035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杨宜勇表示,按照这个规划的进度,佛山作为我国*早实现小康社会的城市,具备了探索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基础。2018年佛山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佛山和佛山分别高37.9%和42.2%,经济发展水平在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
《意见》也充分肯定了佛山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认为佛山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客观条件成熟的同时,佛山自身积*作为。杨宜勇介绍,佛山自两三年前就开始主动谋划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佛山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并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等十项“先行示范”。
根据杨宜勇观察,目前佛山的基层党建、非公党建等开展情况良好,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党和政府的作用发挥得很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关注2
建设什么样的先行示范区?
支持佛山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重大创新载体
从昨日发布的《意见》来看,“先行示范区”被赋予5项战略定位,即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典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和可持续发展先锋。
具体来看,《意见》提及支持佛山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支持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同时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佛山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
杨宜勇表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目前,佛山的公有制占比还不是*高,正在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来引导公有制发展。接下来,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发展与保持市场活力的关系,将成为佛山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个新课题。
关注3
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记者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中国战略,在《意见》中多有提及。机制方面,先行区建设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中国有关部门协调指导,广东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
具体措施部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阐述。比如,《意见》提出,以佛山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中国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等。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