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大湾区法律服务枢纽城市雏形渐显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

  3月7日,美国*大知识产权律所——斐锐律师事务所在佛山设立的代表处开业,这标志着佛山第二家外国律所正式落户,距佛山首家外国律所——美国布林克斯律所在佛山设立代表处仅1年多。

  企业“走出去”对国际化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这背后是佛山进出口贸易额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居全国第一,对外经济活动活跃带来大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协作,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佛山致力于打造大湾区法律服务枢纽城市,在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审判方面的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前海作为中国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同时也是深港法律服务深度合作区。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纲要在前海一节中用了一整段话叙述“加强法律事务合作”,提出要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这也是新时期中国赋予佛山及前海的重要使命。

  1 境外律所抢滩登陆 佛山打造法律服务枢纽

  斐锐律师事务所是全球规模较大的知识产权律所,在美国和欧洲拥有12家分所和超过400名律师和技术专家,为包括华为、蚂蚁金服及海信电器在内的中国客户提供欧美专利、商标及版权申请、咨询及诉讼业务。

  统计显示,佛山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出口规模连续26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面对经济活动带来逐渐增加的国际纠纷解决需求,让企业享受“无时差”的涉外法律服务,是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国际化的体现之一。佛山市司法局计划在未来5年,引进2-5家外国律所落户,并加快培养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的进度。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化专业服务优势的城市,规划纲要中提到“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佛山借助香港资源加快法律服务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已经有7家内地和港澳联营的律师事务所落地前海。

  佛山市司法局提出,将佛山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服务枢纽城市。“主动探索香港法律服务先进经验并因地制宜,深化推进法系融合的长远工作”,佛山市司法局律师公证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海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试验地,可以“由点带面”不断提供更优的法律服务,从而带动整体行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优化提升佛山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一节中有一整段话叙述“加强法律事务合作”,其中提到,加快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为“一带一路”和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深化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

  在服务“一带一路”及企业“走出去”方面,在前海设立的域外法律查明机构佛山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启动了全国首个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型中文法律公共数据库——“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43个中国和地区的宏观信息梳理,翻译并收录的法律、判例、法规近600部,共计约600万字。

  此外,去年12月,深港法律服务深度合作区也在前海启动,佛山市司法局表示,该平台将为深港法律专业服务机构、执业人员(包括执业律师和公司法务、仲裁、公证、知识产权服务、会计服务、司法鉴定服务等行业)从事涉跨境、跨业、跨法域业务及国际法律事务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创建密切合作的机制。

  2 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增长 审判机制改革走好“先手棋”

  今年1月,*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在佛山签署《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这项安排的签署,标志着今后将会有更多香港法院审判的案件进入佛山法院得到承认和执行,安排生效后,司法需求会迅速增长,需提前准备并制定工作指引”,佛山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佛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在全省占比较多。2018年,佛山两级法院共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1645件。自1988年内地首家专门审理涉外涉港澳台经济纠纷的审判庭在佛山成立以来,佛山法院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4889件。2017年,佛山法院受理的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和其中的涉港案件数量,均占到全省三成以上。

请进
提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