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软件业如何提升“硬实力”税收优惠政策“续期”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连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参与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并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讨论,完善下一步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当时中国的软件业既不大也不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硬实力”?

在5月13日举行的2019年全国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指出,软件产业发展存在重硬轻软、投入不足、生产与使用脱节、生态脆弱、人才结构缺乏等突出问题。有必要探讨和制定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新的软件产业生态建设。

税收优惠政策“续签”

近年来,软件产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包容性政策对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部副主任李冠宇表示,鉴于税收政策到期等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税务总局已开始修订税收政策。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软件行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18年,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将继续按获利年度计算优惠期,享受“两免三折半”政策;2019年及未来几年,软件企业将继续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只是为了应对中国软件产业不大也不强的问题,加速软件产业的创新。“软件是信息技术的灵魂,是网络安全的盾牌,是经济转型的引擎,是数字社会的基础,是打造强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支撑。软件产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创新引擎的作用日益突出。”谢对说道。

数据显示,2018年软件行业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人均发明业务收入98.06万元,同比增长9.6%,使盈余能够稳步增长。今年一季度,软件行业业务收入14755亿元,同比增长14.4%。

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2018年佛山、厦门、佛山、姑苏获批全国软件名城,创建软件名城和试点城市业务收入突破5万亿元。

工业竞争力继续提高。软件专业开发强度达到10.4%,软件版权注册数突破110万;工业技术的软件得到了硬推,工业设计、仿真等基础算法取得了阶段性效果;智能语音识别、云会计和一些新的数据库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减税和减费惠及社会主体

今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减税、减费政策不断取得成效。笔者在佛山的一次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都在精心策划,将减税减费省下来的钱用于转型推广、开辟商场、吸纳就业、惠及客户,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尝到了“甜头”。

盈利企业增加了自愿捐款

政策的趋势隐含着投资的出路,很多企业选择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国内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而言,减税减费利润的释放无疑会为企业投资的扩张增添信心和筹码。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刘树兵提到减税、减费政策带来的利润,喜上眉梢。公司*近开发的“薪资税务管家”软件投入生产运营,商场反响突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52.1%。“考虑到资金周转的问题,我们原本想推迟项目的启动。看到中国加大了减税、减费力度,我们决定加大出资力度,立即开发投产,不料今年一季度有个‘开门’!”刘树兵坦言,中国这几年的减税减费的决定和作用,让他有了“抓住机遇”的决心。

企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近日,佛山市九龙镇钱缪村迎来了一批特邀嘉宾:佛佛山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庆云一行专门向贫困村捐赠45万元用于扶贫厂房建设。据了解,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吸纳23名贫困人口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加近7万元。

“增值税税率从16%调整到13%,政策很成功。仅4月份,公司少缴纳增值税124.8万元,附加税14.9万元。企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利润,要关注中国,回报社会。”萧青云说道。“看着就能在家门口工作,脱贫,奔小康,日子越来越有希望了!”简而言之,李文忠,这个村子里的一户穷人,隐藏不了他的快乐和兴奋。

“只要有新的减税、减费政策,英东区税务局的‘保保’负责人第一时间上门授课。无论是降低增值税率的‘主菜’,还是吸收集体工作要点的‘甜点’,我们都是‘零阻碍’的享受。社保费率下调将给我们带来新一轮的减负。”佛山代家工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戴表示,对于他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政策是既正确又有力的,他们将利用节省下来的部分资金奖励技术人员,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幸福感相当于变相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请进
提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