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1-05-25 浏览次数:

一般来说,构成侵权必须具备四个要件:第一,有违法行为;第二,有损害事实;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商标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因此,在认定商标侵权时,无疑要考虑以上四个基本要素。同时,要充分重视商标侵权的特殊性。具体如下:
(1)存在违法行为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即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妨碍商标注册人行使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的存在是侵权的前提。
(2)损害事实发生在
损害事实是商标侵权的一个特殊条件。至于损害事实,可以是物质损害,也可以是非物质损害。物质损害是为了减少和消除商标注册人的经济利益。非物质损害是指权利人的商品声誉和企业形象因侵犯商标专用权而受到损害和贬低。非物质损害是无形的,当时无法计算,但*终导致权利人财产利益的损失。在实践中,物质损害的认定应当由被侵权人证明,而非物质损害的认定很难证明,因此被侵权人没有必要举证。只要存在违法行为,就认定为非物质损害,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停止侵权。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同的损害事实导致不同的因果关系。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事实客观存在的,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会形成因果关系。比如有的假冒名牌酒质量差,消费者喝了会误以为有的名牌酒质量下降了。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构成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
(四)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取消认定本行为侵权的主观构成要件,确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无论侵权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请进
提交留言